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街镇风采
王江泾全力攻坚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2017年3月20日 09:12 来源: 嘉兴日报 撰稿 钱丽莉 沈洁 姜金凤

  

虹桥路口整治后效果图

  近日,王江泾镇开展了小城镇文明系列行动,旨在通过活动的举办,着力解决小城镇居民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小城镇环境更加优美、人际更加和谐、治理更加有序、风尚更加文明,打造一个功能完善、文明和谐、品质高端的现代化小城市。

  小城镇文明系列行动是王江泾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之一。今年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之年,作为首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王江泾镇,既有“衣被天下”的传统美誉,又有“产城融合”的现代轨迹,“昔日的镇”正在衍变为“今日的城”。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补短板、出形象,全面提升小城市能级。

  近一个月来,王江泾镇上下齐心,根据排布的整治计划紧锣密鼓地行动,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驶入“快车道”,以高质量、快速度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向全镇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突出规划引领

  做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是引领和助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开展的龙头与基础。为此,王江泾镇在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首先从加强规划设计着手,委托南大规划院,结合城镇规模、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突出小城镇重点整治区域,梳理重点整治项目清单,同时,深入挖掘提炼城镇特色,发扬传承传统文化,打造有特色、有文化、有故事的小城镇。据介绍,王江泾镇主要聚焦一里街历史文化遗存、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水乡湿地等特色资源,全力打造浙北运河旅游城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

  在重视规划编制的同时,王江泾也重视专业人员的指导与把关,从而将凸显小城镇特色的理念贯穿于设计、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打造一批镇容整洁有序又不失文化风情的特色城镇。3月10日上午,秀洲区第二批驻镇规划师现场互选会召开,来自南大规划院的丁云征、中房设计院的房栋梁、市规划院的刘永华等3位专家,被正式聘任为王江泾镇的驻镇规划师。

  突出拆字为先

  环境形象是一个区域吸引力、竞争力和凝聚力的综合体现,如何打造洁净小镇,让城镇更有序、更安全?拆违无疑是突破口。王江泾镇自春节后就迅速部署违建清零行动,按照前期排摸的建成区违建点一一拆解任务,分别落实到每个班子领导,全镇上下紧锣密鼓地开展“销号清零”行动。每拆除一个点,就销掉一个号,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面打好城镇拆违清零的攻坚战。截至3月19日,王江泾镇已拆除违建6.5万平方米。在违建清零攻坚月里,全体工作人员实行“零休假”,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们都冲在拆违一线,牢牢紧盯“钉子户”,合力啃下“硬骨头”,拆除了存在已有20多年的老违建,拆除了妨碍消防通道的企业违建,拆除了偷偷摸摸冒出来的新违建……他们以“铁军”的姿态迎难而上,共同攻克拆违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改善镇容镇貌

  “拆”后便是“整”和“治”,这是破难题的关键点,也是抢抓发展机遇的突破口。 路乱占、摊乱摆、房乱建、物乱堆……这些不文明现象都是制约小城镇环境面貌的短板,也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必须攻克的难关。王江泾镇针对道路、摊贩和房前屋后这三个重点区域开展“三个整治”,全面改善小城镇环境卫生状况。

  连日来,镇交警中队、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联合执法,对镇区自然形成和不规范的停车点停放车辆下达书面通知书135份,责令引导按现行规划停车点和划定区域进行停放。针对道路两侧乱堆乱放情况进行大范围清理,特别是占用绿化带、人行道、公共区域的乱堆放,现已基本清理完毕,并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反弹。

  在乡镇,白天黑夜不定时出没的小摊贩随处可见,既妨碍了交通也影响了镇容,还可能引发打架闹事等不文明行为。为整治这一乱象,王江泾镇对镇区主要路段实行定人定岗,完善综合执法夜间值班制度,做到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全面管控。

  截至目前,王江泾镇已累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180余次,劝离、教育流动占道摊点900余处,规范店外出摊500余户,暂扣违法物品380余件,有力打击了闹市区域各类违章设摊行为。同时,还对闻川路越店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管理,重点针对破损广告、乱张贴、行道树乱挂衣物等开展整治。

  在整治环境卫生乱的基础上,王江泾镇加强了保洁人员配备,针对路面与河道分别实行8小时保洁制、每天2次巡查制,并新增扫地车、洒水车、垃圾桶等保洁设备,进一步提升镇区环境保洁的效率和质量。


  图由王江泾提供

标签:王江泾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