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秀洲阅读节 > 阅读沙龙
   精彩推荐
·云南建设“创业导师信息库”进行创业辅导
·究竟是什么把退休信访办主任“逼”上了上访之路
·新国标实施 驾驶电动车可要悠着点
·看“房奴”与“二奶”发生什么故事
·做“素人”还是做“末人”
·别再夸大房地产的“贡献率”了
·中国怎样为全球气候问题尽责
·中国关停530余家视听服务网站
   图 片


《我们台湾这些年》

2009年12月11日 10:18

简介: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30年来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30年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作者简介: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最新评论:

    来自曾小米的评论:朋友总说我有台湾情节,虽然我对此是持否定态度,但是我的确有一些对台湾的好奇心,因为那片土地上的人跟我们有同样的宗源,说着同样的语言,遵循同样的传统,包括生活习惯在内的种种都是一样的,可是他们又那么的不一样,因为政治的隔绝,致使两岸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又使得彼此对对方的现状都不甚了解。如果当初没有那段历史的安排,那今天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大家都有些跟现在的不同呢?我只是好奇,好奇那个世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日子,是不是跟我们一样呢,而他们的想法跟我们又有什么样不一样呢?
  看了这本书,我走进了一个同样生于1977年的同龄人的成长历程,跟着他一起回顾过往的三十多年,发现,原来两岸的我们,成长的经历竟然有如此的交汇,原来有小到大的过程中,我们喜欢的、疯狂的、无奈的、伤感的,竟有如此多惊人的相似。
  虽然我没有经历像作者幼年时期的那种禁锢年代,我出生后就改革开放了,虽然父辈们还是会提醒,哪些话是不能乱讲的,但据说我们的八十年代好像是空前的开放自由,可惜那个时候我们还小,体会不到。小时候大人们会偷偷收听广播,了解外面的新闻,我们小孩子则是发现原来收音机可以收到台湾的流行音乐广播,虽然效果很不好,声音断断续续时好时坏,但这也不妨碍我们初探流行音乐的世界,我们听中国广播网,虽然大人知道了会骂两句,说赶紧调小声,小心被抓走,可是说了就说了,也没真管,那个时候觉得靡靡之音真是好听啊!
  再后来就是央视引进了台湾艺术家赵晓君女士制作的一部音乐节目《潮——来自台湾的歌声》,现在的小孩很难想象当时对我们这些人的震撼了,这个绝对是在我们内心扔下一个空前绝后的巨石,冲击太强烈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概是初一吧,我们开始真正的迷港台音乐(邓丽君的时代离我们太遥远),而香港的粤语听不太懂,所以以台湾为主。最开始就是小虎队,跟书中《“小虎队”爆红,歌迷疯狂》说的一样,记得当时有同学的爸爸去省城出差带回来第一盒小虎队的磁带,让我们羡慕的不行,可是我的那个县城比较落后,卖音像制品的书店还没有进货,打听了几次都没有,终于爸爸也去省城出差了,电话里千叮嘱万叮嘱一定要买一盒回来,结果就在爸爸出差的那几天,县城的书店进货了,我实在等不及就跑去买了一盒,记得当时磁带的歌词是另外印的一张4A那么大的海报,磁带是10块,歌纸要另收1块,那个时代就懂得这样的营销手段,真是罕见。反正是花掉了我11块钱,大手笔啊!要知道,在那个时候,11块就是一笔大数目了,周末我跟同学去逛趟县城,父母也才给这么点钱,要是现在,11块钱对小孩子来说算啥啊!结果爸爸出差回来,还是给我买了一盒,这样我就有两盒了,也好,一盒用来听,一盒用来收藏,歌纸呢,一张用来看歌词,一张压在书桌玻璃下可以看人。记得初一升初二的那个暑假,我和我的好朋友几乎是在小虎队的歌声中渡过的,一天不听上二三十遍便觉得受不了。所以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这本书里提到的《新年快乐》、《逍遥游》,我都会激动,那的确也是我们同样为之疯狂过的啊!记得初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老师,有一次批评我学习不用功,在办公室里还用小虎队乖乖虎刻苦学习的事例来教育我,搞得我为之潸然,现在想想,老师还真懂得攻心术啊!用你最喜欢的偶像树立榜样,可惜这位老师很年轻就因病去世了。后来央视还趁热陆续播出了《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之二、之三,反正那以后很多台湾歌星一度占据了我们的青葱岁月,像红唇族、伊能静、方文琳、东方快车、王杰、伍思凯、张雨生等等,都是后话。另外,书中提到的电影《七匹狼》,我们那个时候也看过,记得那是高中了,当时已经到县城上学了,是在满大街都有的那种录像厅看的,记得效果不怎么好,估计肯定也是现在所说的枪碟吧。故事情节早就忘记了,倒是电影同声大碟当时买了盗版的磁带,主题歌《永远不会头》到现在还能唱得我热血沸腾呢!到后来,父母单位的闭路电视就能收看到卫视中文台了,也就是凤凰卫视的前身,但那个时候以音乐和综艺类节目为主,而且基本上台湾的节目居多,不像现在这么多元化和有大陆色彩,反正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台湾流行音乐的窗,记得书中提到89年林强那首打动所有人心的闽南语歌《向前冲》,就是那个时候在卫视中文台看的。我记得我家里有录像机,可以录节目,而县城的同学家里收不到卫视中文台,就老是托我周末回家的时候帮他们录音乐节目看,想想那个时候接受这些东西的途径还真是闭塞。
  再后来就是上大学了,广东这边的同学似乎听台湾音乐的不多,他们的青春年少好像都被香港音乐占据了,所以好像和周围人的话题一下子少了很多。记得大学的时候我们被组织看过一部讲台湾地区第一次“大选”的纪录片,当时局势可能很紧张吧,我们的老师整天在给我们说这些,记得家里人在电话里还说,你们那里离台湾那么近,要真是打仗了就赶紧回来吧。问题是这样打仗了,肯定都戒严了,哪里出得去?我记得当时英语老师还对我们说,放心吧,要是打仗了国家肯定会保护你们大学生的,你们可是天之骄子啊!晕,那个时候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现在恐怕已经再也不会有人把这个挂到嘴上了吧。记得当时大学里还组织了一次“台湾问题大家谈”的沙龙,热衷社团活动的我也应邀参加,为此,我好好好恶补了一阵台湾的政治和历史知识呢!直到那个时候,才有点了解了流行音乐以外的台湾,而那些历史对于我过去的二十年完全是个空白,因而就对它更加的好奇了。
  随着资讯的畅通,90年代末到现在,两岸的交流已经是不存在障碍了,我们看龙应台的书了解台湾社会,看陈文茜的节目了解台湾政治,看康熙来了了解无比开放自由的台湾话题,互联网更是所向披靡,这些已经不会产生多大的心灵冲击了,所以对这本书的后面部分反而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共鸣。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台湾人30年来的生活和故事,也很庆幸,作者写了这么一本书,带着我回顾了我们这一代30年来的心路历程。

    来自李小敖的评论:多少年来,作为扎入中国体内最深的一根刺,那座名叫台湾的岛屿带给我们的伤痛,随着政治情势的起起伏伏,很自然地传递给了每一位关心时事的国人。但事实上,如我一样的年轻人,除了对其音乐、电影和娱乐节目略知一二外,究竟又对那片土地了解多少呢?
  说起来,我近年对台湾的阅读兴趣,还是由秦风先生的老照片文章所燃起。
  秦风先生,本名徐宗懋,自幼即喜爱历史和美术,原供职于台湾《中国时报》,十数年来醉心于收藏老照片,在海峡两岸被称为“老照片收藏第一人”。秦风先生行文简洁,笔端含情,在历史知识之上加以新闻记者的专业,绍介台湾历史岁月的人与事,解读台湾社会现况和台湾人的内在心理性格,读来活色生香,令人对台岛岁月别具一番观感。其《台湾岁月》,即以编年的形式串起了台湾的历史坐标,通过几百副已成历史档案的黑白照片,带读者梦回台湾光复、国民党迁台、金门炮战、胡适逝世、两蒋病故、美丽岛事件、汪辜会谈、开放探亲、“九二一”大地震,以及琼瑶爱情剧、邓丽君崛起和罗大佑掀起的黑色旋风。
  然而多少风云大事,多少历史变迁,浮浮沉沉,起起落落,这类书读来纵然风云际会,大有纵览河山岁月之感,但总觉隔了一层,缺少切肤之痛,只见王侯将相的来往登台,不见庶民众生、贩夫走卒的一笑一叹,风云模糊了历史细节。而事实上,唯有个人的辛酸冷暖和边边角角的琐碎小事,才最能弥补我们认识上的空白和偏差,正所谓国难思良将,读多了王天下的历史,自然想读一读个人的家国史,不期然,恰好遇到这本《我们台湾这些年》。
  这本书,在体例上与《岁月台湾》虽不乏相似,但只截取了1977年至今这三十年来的历史,因为作者廖信忠本人即是斯年出生,限于年纪,只好用个人史来书写家国史。而两书的不同之处,即是秦风先生以标志性大事书写时代的岁月与故事,正所谓大时代大历史;而廖信忠则是折笔向己,呈现政治巨变下个人和家庭的凡尘俗事和细微感受,以微写著,用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编年史串起了三十多年来台湾的历史坐标和政治路向。而这两种写法,亦是两种味道,端的非好坏二字所能涵盖完全,你所读到的都是历史,都是历史挟裹下的人。
  其实,两岸同宗、同祖、同文化,一边看台湾历史,一边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我们自己。比如1950年我们有土地改革,1953年陈诚在台湾也开始搞“耕者有其田”,而且相当成功;我们有“九年义务教育”,台湾则有“九年国民义务教育”;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我们举国同悲,而1975年蒋“总统”去世时,他们也是如丧考妣、沿街跪哭呢。我们有女排的“三连冠”,台湾也有棒球的“三冠王”;1998年的台湾肠病毒危机,又与我们的非典何其相似乃尔?而1999年台湾的“九二一”大地震,又让人不免联想到“五一二”汶川大地震。
  而最让我唏嘘不已的,则是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当局的开放大陆探亲。
  1949年大陆江山易手之际,许多士兵随国民党迁台,天天念叨着“反攻大陆”,但不曾想渐成泡影,而四十年前的阿兵哥也一恍成了老荣民,终身未娶,又无法与家人团聚,只好聚居于各地的“荣民之家”,生活也日渐艰难。记得先前看过一副照片,一名退伍老兵拿着蒋介石的遗像,抗议“战士授田证”如同废纸,眼神里的悲苦、辛酸和无奈在黑白二色背后更让人触目心惊。1987年开放大陆探亲后,迁台老兵多半清寒,凑不齐旅费返家,各界纷纷捐款,电视台和报纸举办“为老兵而唱”演唱会,筹得两亿多台币作为老兵返乡探亲的补助款,但是两岸相隔四十多年,人事景物已不复当年,老兵们“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只可惜年年村口盼子归的阿爹阿娘们早已下世,只剩下乡间坟前的一抔黄土了。
  一百多年的两岸隔绝,五十多年的台海对峙,普通人可能对台湾的历史已经相当陌生。殊不知,在“台湾”这个政治色彩异常浓厚的词语背后,还隐藏着宝岛人民的平凡故事和寻常生活,台湾不是只有简单的统独两个符号,也不是只有简单的蓝绿两种色彩,外省人也好,原住民也好,一百多年来的抗争、自强与奋斗,使得他们都已成为台湾的一部分,他们在肩并肩地改变并书写着台湾的历史和未来,也在见证并记录着这个岛屿的过往和变迁。
  三十多年前,胡德夫在《美丽岛》里唱道:
  我们摇篮的美丽岛,是母亲温暖的怀抱,骄傲的祖先们正视着,正视着我们的脚步,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婆娑无边的太平洋,怀抱着自由的土地,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照耀着高山与田园,我们这里有勇敢的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这里有无穷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兰花。
  从1900年到今天,匆匆一百年过去了,山是那些山,河是那些河,岛还是那座岛,然而经历了殖民、光复、二二八事件、国民党迁台、解严开禁等一系列阵痛和剧变,台湾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们的生活、故事、岁月与情感却早已几经沧桑,不再如故。在两岸关系高度政治化的现在,在各种宣传都充满意识形态偏见之时,语言的力量、文字的力量或许都是微弱的,只有历史大变迁中他们琐碎的凡人俗事、细微末节最真实,读之方能细细体味他们一路走来的蹒跚与心酸、荣耀与自豪,方能感受到历史有着怎样的真实和过往。

来源: 豆瓣网   作者: 廖信忠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秀洲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