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早上,家住王江泾镇南汇村的计爱兴,早早来到了王江泾镇南汇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心血管专科门诊,坐在了主治医师李燕的面前。“最近有点胸闷,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另外就是现在正在吃的这些药是不是要调整下呢?”65岁的计爱兴向李燕道出了自己的病症和诉求。经过一系列的问诊后,李燕向计大爷解释了病因,并嘱咐他不要随意停药、换药,要定期测量血压。“现在,不仅是大病不出镇,甚至可以不用出村了。”计大爷笑着说。
其实,计大爷口中的改变正是来源于秀洲区目前正在开展的市级医疗资源“再下沉”工作。医疗联合体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将触角向村居进一步延伸,实现专家的“二次转换”和资源的“二次下沉”工作。2014年3月起,嘉兴市第一医院与王江泾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市级医院优质的医疗人才和医疗资源下沉到镇。区卫计局副局长梁慧军介绍说,不光是专家技术不断下沉到南汇村,相应的仪器设备也在不断下沉,“像南汇,虽然只是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但已完全具备心脏彩超的诊断能力了。”
如今,在南汇社区卫生服务站,周边百姓还能遇韩炳江、陈学青等上级医院和中心本部的专家医生,他们每周都定时来开设专家门诊,让老百姓看好病不出村。其实,这些改变仅仅是秀洲区以区域卫生资源分布现状和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优质医疗资源“分级下沉”模式的一个缩影。
不光是王江泾镇南汇村的百姓感受到了看病不出村的便利,新塍镇的不少村民也在为上级医院联村坐诊“点赞”。家住新塍镇西文桥村今年已经65岁的沈大妈,因为常年在田间地头劳作,落下了四肢关节疼痛的病症,以前一犯病就急着往镇上的新塍医院跑,如今她却只要步行百步就能让她的病得到医治。“我身上的这些老毛病都是杨医生看的,从去年开始,他每周都会到村里的社区服务站来,我要看点毛病也不用往镇上跑了。”沈大妈说。
沈大妈口中所说的杨医生正是新塍医院的中医骨伤科杨群月医生,作为科室专家,他不光是“沉降”到村,为周边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还肩负起指导社区医生日常全科诊疗的工作。据西文桥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朱恩伟说,通过中心医生“下沉”指导,社区医生“上浮“进修,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也实现了提档升级。
秀洲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广区、镇二级医院优秀医生下沉到村、社区服务站的模式,并且结合本地百姓需求和医院学科发展要求,强化专科建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步伐,使群众真正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