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部门联动
秀洲医疗卫生事业迈步发展
2015年12月30日 08:57 来源: 嘉兴日报 撰稿 张帅 芮爱芳


  
  国之大计,民生为重,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是牵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07岁;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强区、慢病示范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卫生应急示范区及国家艾滋病示范区;相继组建3家市级三甲医院医疗联合体……“健康秀洲”的蓝图逐渐被搬进现实。

  回眸2015年,秀洲区借力卫生计生合署契机,构建了权责统一、高效运行、协调一致的卫生计生工作体系,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取得长足进步。伴随着全区卫生资源总量增长、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诸多温暖民心的惠民服务,秀洲区为城乡居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打造起方便、快捷、优质的“健康服务圈”。□图片由秀洲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提供

  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离不开硬件设施的保障。近年来,秀洲区稳步推进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新塍医院迁建全面开工,王店镇老年安养中心进入建设阶段,洪合镇卫生院、高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也按部进行中,全区已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24家、床位1445张、卫生技术人员1821人。而伴随着新安国际等民营医院的稳步发展,秀洲区在为万千百姓就医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显现出公立、民营医院学科建设协调互动、人才队伍统筹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今年出台的《秀洲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秀洲区对未来三年医疗卫生领域民生大计谋划了新愿景。“根据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际需求,我们计划到2017年底,新建(迁建)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强化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覆盖,进一步巩固20分钟医疗圈。”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计划在三年内投入约2亿元,用于机构和设施建设,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好马需要配好鞍。2015年,秀洲区已投入800万元,引进了CEG超、宫腔镜等诸多先进医疗设备。在未来三年内,该区还将投入3600万元,用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水平,优化配置资源,引导业务错位发展,以进一步提升秀洲百姓的就医获得感。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优质人才是区域医疗服务的“掌舵手”。近年来,秀洲区以满足群众需求和转变业务重点为导向,以本土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下沉为抓手,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借力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为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的本土医疗人才队伍,秀洲区通过加大社区医生定向培养力度、建立高级(紧缺)人才引进机制、简化公开招聘流程及实行基层卫技人员津补贴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在连续7年成功培育40名优秀卫生人才的基础上,秀洲区还率先探索实施新医改背景下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如今,不论是突破传统模式的人才培养再生机制,还是 “锥台式”人才培养结构,抑或是责任共担式的人才管理机制,无不彰显着秀洲区打造本土医疗人才梯队的决心和力度。“我们计划每年投入120万元,加快实施卫生人才培养一批、委培派驻一批、主动引进一批的‘三个一批’工程,有效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推动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借梯登高、借智提升、借力发展。”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双下沉、两提升”也成为了秀洲百姓生活中的民生热词,2014年3月以来,秀洲区通过引援蓄力,以市带区(镇),相继组建市一医院王江泾分院、市妇保院秀洲分院、市中医院新塍分院等医疗联合体,有效弥补了基层专科短板,带动医疗机构协同发展。

  不光是医联体发展态势有劲,近年来秀洲区各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建设及特色医疗服务同样亮点频现。今年,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瘫儿童康复科和王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同被命名为“嘉兴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专病)”。近年来,秀洲区通过强建设、抓服务、提效率,完善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费用,2015年该区医疗机构患者综合满意度达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差异化的发展之径,不仅擦亮了秀洲特色专科的“金字招牌”,也有效提升了全区医疗服务水平。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秀洲百姓生活的安全与幸福。近年来,秀洲区为居民提供妇女“二癌”筛查、妇女病普查、孕产妇保健、儿童预防接种、小学生窝沟封闭、慢病管理等一揽子十二类、45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提供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辖区居民提供生命全过程疾病预防保健服务,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水平,秀洲区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签约服务、双向转诊”等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实施一站式健康服务和管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向家庭延伸。

  “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契机,让数据多跑路,为的就是让百姓少跑腿。目前,秀洲区已建立区域卫生信息中心,区域卫生信息化软件也已基本调试通过,各医疗机构通过卫生专网实现数据汇聚。”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480万元,实现“四个一、三便民、二中心”建设目标,到2017年底,使9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在医疗服务终端实现实时调阅,届时管理者也可开展医疗决策分析,基本实现全区卫生政务电子化、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卫生管理现代化及安全保障一体化的“六化”目标。

  值得一提的还有,针对重点特殊群体,秀洲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例如采用“政府买服务”,让专业社工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心理干预;针对肺结核病人则实施“免单”加“补贴”的防治手段;针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首席医生制度,量身定制精细化管理方案,免费提供血压计等支持性工具……

  惠民服务温暖民心

  回眸2015年,秀洲区在卫生、计生、红十字会等机构的通力协作下,也为秀洲百姓提供了丰富的惠民服务。

  新安医院的“光明新安”公益项目,让诸多秀洲百姓重拾光明;新塍医院的蓝马甲志愿者,义务为百姓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康安医院组建的“绿丝带志愿者”联盟,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了关怀精神病患者的队列之中……借助各项惠民服务,秀洲区各医疗机构也在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文化内涵。

  另外,秀洲区还不断关怀特殊群体。为进一步保障计生特殊家庭的基本权益,秀洲区于近年推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套餐”。“我们成立了区、镇(街道)、村的三级失独帮扶三叶草自助组织,建立‘1+X’的志愿者帮扶队伍,为计生特殊家庭开展个性化帮扶。”秀洲区计生协负责人介绍说,凭借“帮扶套餐”内的多元化精准服务,也让诸多计生特殊家庭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这一年来,秀洲区红十字会组织实现了镇(街道)的全覆盖;“爱心超市”、“爱心病房”、“爱心义卖”深化帮扶弱势群体;“朝聚光明”项目让眼疾患者重拾光明;献血车开进企业、机关,激励着秀洲百姓挽袖奉献爱心……“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秀洲不断发展。

  值得一提的还有,暑假期间,秀洲区成功举办了嘉兴市首届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系列红十字特色活动的开展,使博爱的“种子”在秀洲广大青少年中得以生根发芽。秀洲区红十字会还大力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为秀洲百姓普及救护知识,呵护生命健康,也为更多意外受伤人员系上了“安全带、救命索”。

标签:医疗卫生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