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扇子
2018年7月13日 09:23 来源:嘉兴日报 徐如松

  ※爱物记

  “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大概是我记事起学会的第一首童谣。那时候,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奶奶哼唱着童谣。她手里摇动的扇子其实并不是扇子,我们都给它另外一个专有名字——蒲扇。你如果喜欢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一定记得有一幅叫《瞻瞻的脚踏车》,画面上,三岁的小瞻瞻将两把蒲扇倒置于胯下,一前一后,活脱脱变成了脚踏车。这与其说表现了小瞻瞻的淘气睿智,不如说透露出了子恺先生的未泯童心。

  我这里要说的扇子,应该是蒲扇的“升级版”。我不说它是城里人的专利,也不说它是文人秀才的行头,但它与蒲扇确实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能够张合自如。如果一定要说它的“尊姓大名”,小时候我也听奶奶说过,叫折扇。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给我我印象深刻的第一把扇子,是说书先生手中的那把黑折扇。1980年代初的春节,生产队里脑子活络的人就会延请说书先生到村坊的礼堂里设台说书,承包人收取茶水费,赚取薄利。农民虽然没多少积蓄,但过年过节图个热闹,所以场场爆满。我们小孩不需要买票,只要愿意,就可以坐在爷爷腿上尽情听书。说书先生叫“金毛”,我原先也认识,就在我读小学的那个村子,与常人并无多少两样,但他身穿灰色士林布长衫,头戴灰色“捏帽”,右手捏一把黑折扇,出现在说书台上时,形象就焕然一新了。

  那年正月,金毛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开场,每次说一个小时,书名依稀记得是《瓦岗寨》,秦琼战关公当然是笑话,但程咬金的三板斧、徐茂公的鹅毛扇记得还是很清楚。《瓦岗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并不能吸引我,我乌溜溜的小眼睛盯着的,是金毛的举手投足、一举一动,拿今天的话说就是他的“气场”。只见他踱着方步,来回走动,右手执黑折扇,“刷”一下打开,又“刷”一下合拢,娴熟的动作与故事情节配合得天衣无缝。说到紧要处,只见他放下黑折扇,拿起惊堂木,“啪”的一声,接下来好像孤独者一样,长时间不说一句话,可谓万籁俱寂,最后蹦出一句“欲知下事如何,且听明天分解”。在众多小孩中,我还算胆大,乘说书间隙,挤上前台,摸摸黑折扇,拍拍惊堂木,金毛见了,也当做没看见。

  说起来也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八岁那年,我跟着奶奶割羊草,不慎骨折。爸爸和大姐又是摇船又是乘火车,连夜将我送到浙二医院。看完病,爸爸带我游玩了西湖。在湖滨,我买了人生第一把扇子——“西湖十景图”。折扇的反面雪白无图案,但青绿色的正面,断桥残雪、三潭印月、花港观鱼等西湖十景标注得清清楚楚。爸爸指着远处的景色,让我与折扇上的景点“一一对应”。我们从湖滨走到了断桥,最后到了岳坟。我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至于那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联,其中几个字实在太难,我没有记住。这把折扇我用了很多年,有空没空就盯着“实景图”回味天堂美景,使我逐渐养成了爱看地图的习惯,以至于我工作之后独自到西湖,竟然有相见如故的感觉。

  大家可能也制作过折扇,我对此还记忆犹新。从练习簿上撕下一张纸,按照一厘米的宽度,这面一折、那面一折,好像手风琴的气囊似的。取折纸的中间位置用线扎紧,再对折,将中间分离的折页粘住。最外边的两个折页上分别粘上事先准备好的竹片。竹片应该比折页长一些,翻转过来,就可以当折扇的手柄。自己制作出来的折扇,小巧玲珑,敝帚自珍,如果配上插图,更是锦上添花。

  我刚工作的时候,窗式空调还是稀罕物,“海鸥电扇”也要凭票供应,但买折扇已经稀松寻常。记得有一阵,大家喜欢买印有板桥体“难得糊涂”的黑扇子,扑扇着这样的扇子,似乎在昭示大家“世人皆浊吾独清”,现在看来,就是在装那么一股文艺范儿。当然,我也必须告诉大家,那时正值恋爱季,有一次带学生春游苏州,我特意给女友买了一把檀香山。那种木质薄片镂空的,香香的,还带有流苏……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如今的我早已不用扇子,就是实物也很少见到。所幸我还能时不时在书上看到——只不过那不是真正的扇子,而是扇面书法作品或艺术品。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