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呵护生命健康全过程
□图片由秀洲区卫计局提供
走进秀洲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管是乡镇卫生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能闻到浓郁的中药香,越来越多的百姓享受着多元化中医药服务释放的红利。近年来,秀洲区各医疗机构不断传承中医药服务,创造性地将“中医药+”特色服务贯穿于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全过程,并且让中医药服务融入生命全周期,全力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
当前,秀洲区正全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并且已经通过了省级验收。全区初步形成以新塍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中心级医院(卫生院)为枢纽、卫生室(站)为网底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中医药“一院一特色、一院多专科”格局基本形成。各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覆盖率达100%;79个卫生室实现“中医角”全覆盖,中医诊疗器具俱全,中药饮片统一配送,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均能开展4类以上的中医药技术服务。可以说,中医药适宜技术已渗透到基层的“每一个细胞”。
关键词:中医药+专科医疗
借力医疗资源“双下沉”,新塍医院自2014年与市中医院组建医联体以来,在专科建设、科研能力、人才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今年1月,该院以与中医院开展第二轮深度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创新融合,在“突出中医特色、重点发展专科、强化急诊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老年病科、疼痛科、老年养护、中医康复等专科建设,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中融入中医特色。
从试点探索,再到全域推广。今年6月,秀洲区以市对区扩面帮扶为依托,全面启动域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下级医疗机构资源的对口帮扶机制。通过骨干下沉、科室扶持、专业培植等方式,实现市级医院专家、区内医院骨干、社区责任医生“1+1+1”无缝对接,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群众就医满意度实现“两提升”。
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创新,全区各医疗机构在广泛开展中医非药物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医专科。例如:王店镇建设卫生院中医骨伤疗法、王江泾医院祖传喉科、新塍医院中医内科、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瘫儿童中医康复理疗等。“在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优势的同时,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中西医并重’的健康服务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中医药+医疗’的深刻内涵。”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医药+医疗”的探索实践过程中,秀洲区还创新性地将中医药适宜技术与妇幼保健紧密结合。目前,区妇保院已把中医药适宜技术与妇产科、产后康复、儿科等紧密结合,灵活运用于育龄妇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深受广大孕产妇的喜爱。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护理
前不久,秀洲的二胎妈妈叶女士在区妇保院接受了剖宫产手术,考虑到“月子”中下床活动偏少,因此该院医护人员便对其开展了四磨汤穴位贴敷,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出现肠粘连等并发症。“真没想到,这样的特色护理效果确实不错,与我之前坐月子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叶女士说。
不光区妇保院的“中医药+特色护理”发展得有声有色,以中医药发展为龙头的新塍医院也以优质服务为向导,积极探索中医特色护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了护理理念和服务功能的转变。
“我们不光对住院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还充分发挥中医药绿色天然属性,探索了全新的康复治疗方式。”新塍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去年6月,该院便开设了中医康复病区,并专门配备康复设备、场地及专家,把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中药封包等2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运用于康复患者的治疗中。同时,该院还对每位残疾对象进行了针对性检查,并根据病情制定出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帮助有需要的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
为使百姓在家门口能就能享受到中医康复的便利,新塍医院还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将中医康复工作从病区拓展到门诊,再由门诊拓展到卫生室,目前已在全镇铺开,形成了市级医院、新塍医院、卫生室三级网络管理模式。
“以往中医治疗仅限于门诊,而今中医药服务已经延伸至护理环节,耳尖放血、灸法等11余项中医护理操作,已作为西医辅助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康复护理之中。”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了抗生素、激素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有效减轻了西药制剂给患者带来的各类副作用。目前,“绿色治疗”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
关键词: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
“中医康复的效果真好,我现在终于能自己走路了……”原来,家住油车港镇杨溪村的老周自中风后便一侧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今年初,油车港镇卫生院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便根据老周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了系统化的中医康复计划,目前老周已能拄拐行走,生活能力显著改善。
老周仅仅是秀洲区“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诸多受益人中的一例。近年来,为了能给居民带去更全面、多元的医疗服务,秀洲区创造性地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的具体实践之中,为辖区居民带去中西医结合的家庭医疗服务。在给居民提供量血压、查血糖、孕产妇保健指导等常规西医临床服务的同时,加入了推拿、针灸、康复指导等多种中医特色服务,同时还增加了中医健康评估、康复指导、中医“治未病”等个性化中医健康服务。
除了服务内容的延伸拓展,秀洲区还积极尝试将中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网底。举例来说,新塍医院在开展中医药服务“一院一特色”的基础上,还创新打造了中医服务“一村一特色”格局。该院每周派出各具专长的中医联村医生,驻点对口村卫生室,为居民提供特色中医提服务,同时对站内医生进行“手把手”培训和“面对面”指导,全面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慢性病管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今,秀洲区又将中医药服务渗透到慢病管理领域,通过社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病患者提供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于一体的综合防治服务,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目前,全区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覆盖人群达到40%以上。
关键词:中医药+养生保健
“以前我每年秋天都会犯肠胃病,这几年开始尝试‘冬病夏治’和膏方的中药养生,效果真不错,所以年年都会提前开个方子,养养身子。”不久前,70多岁的顾老伯便来到王江泾医院,在中医门诊配了一副中药,调理身体。
近年来,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像顾老伯这样注重中医养生保健的居民越来越多。在秀洲区,各医疗机构推出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进补膏方”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常年受到百姓追捧。
为使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深入人心,秀洲区各医疗机构还积极建设集治未病、非药物治疗、健康调理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中医馆,使中医诊疗逐步向健康管理延伸,并且积极开展中医养生健康教育、“中医药健康体验”等活动。另外,秀洲区还积极搭建宣传平台,通过开展中医科普讲座、赠送科普读物等,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帮助居民运用中医饮食调养、照顾生活起居,控制并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未病先防’的中医预防保健理念正在逐步兴起,也给秀洲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近年来,秀洲区通过实施“三名”工程,在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的同时,重点培养了一批青年优秀人才和岗位能手,引领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自今年起,秀洲又启动“名中医”培养工程,大力开展中医药专技人员集中轮训,进一步提升全区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
不仅如此,秀洲区还充分发挥中医药产业优势,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养生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域内的清池温泉已被省旅游局等三部门评定为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使游客在“养生旅游”的过程中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未来展望:
翻开秀洲卫生事业“十三五”规划的篇章,中医药作为重要板块被列入其中。接下来,秀洲将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全面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国家级验收工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完善中医服务机构建设,使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优势突出、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打造具有秀洲特色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