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部门联动
区人大常委会关注残疾人共享小康进程推进工作
2016年10月12日 08:38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丁珩 通讯员 陈荣根

  


  

□图片由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

  

   “通过这个手机app可以直接了解医院消防设施的完好状况,如果医院有火警报警,我的手机也会第一时间收到提醒。”日前,秀洲区康安医院总务科工作人员柏火生向记者展示了“智慧消防”移动终端的多项功能。

  秀洲区康安医院是一家精神专科医院,因为收治患者的特殊性,消防安全显得格外重要。今年年初,康安医院请专业设备公司在医院内安装了 “智慧消防”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接收到医院发生的实时告警,查看详细告警信息和所在平面图相应位置,并对指定告警点联系人的电话进行一键拨号,以便于及时处理。

  康安医院的建设、运营一直牵动着众多人大代表的心。2011年1月,秀洲区11位人大代表在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建立区重度精神病人医疗康复机构及相关保障机制的议案》,被列为大会议案进行办理。

  为推动议案落实,区七届、八届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和推动相关工作进展,针对议案办理进程中的问题,提出尽快将区精神卫生康疗中心建设项目列入区政府年度投资计划;协调财政、慈善等资金来源,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提前落实好相关医护、管理人员,制定和完善与康疗中心配套的相关保障政策措施等意见建议。2014年7月,秀洲区康安医院正式启用,这件惠及群众利益的民生实事得到落实。

  推动康安医院建设是秀洲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残疾人共享小康进程推进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再次将残疾人共享小康进程情况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从6下旬开始围绕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人创业就业、残疾人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调研,详细了解全区残疾人共享小康进程开展情况,并形成了专门的调研报告。在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进程的情况汇报,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更多残疾人创造美好小康生活。

 

   从调研到座谈

  全面了解开展情况

  “基地现在共扶持了多少户残疾家庭?”“有哪些助残扶贫项目?”7月5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到新塍镇自强残疾人扶贫基地,详细了解了扶贫基地的帮扶情况。据悉,2008年,新塍镇依托秀洲区富园专业养殖合作社成立自强助残扶贫基地,开展养殖扶贫项目。基地成立至今,已扶持210多户残疾家庭养殖绿壳蛋鸡、肉鸡、鹅,户均收益3000至8000元。

  在集中调研期间,调研组还实地走访了新塍镇重度残疾人托养所、虹亚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王江泾镇红景天养老中心等助残扶贫基地。“各地的助残扶贫措施都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在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调研组相关负责人说,比如种植业较发达的乡镇,成立了种植业扶贫基地,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养殖业较发达的乡镇,为残疾户送去种鸡、种羊等,扶持开展家禽养殖;加工业较发达的乡镇,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户赠送加工设备,并帮助联系加工业务,残疾人创业就业范围不断扩大。全区现有7个助残扶贫基地每年带动150名以上困难残疾人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项目,已累计实现脱贫500多户。

  除了残疾人创业就业,残疾人民生保障、康复服务、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是调研组调研、座谈的重点。633户低保残疾家庭享受最低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对965名18至60周岁无固定收入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489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托(安)养服务……调研收集的一个个数据背后,是一项项残疾人生活保障问题的落实。

  “除了残疾人民生保障得到改善以外,残疾人康复服务也明显提升。”该负责人介绍,依托各镇(街道)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秀洲区已建立7个镇(街道)康复中心和118个村(社区)康复站,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普及等服务。此外,残疾人文化教育也稳步推进,已打造残疾人摄影和农民画两项具有秀洲特色的残疾人特殊艺术品牌,残疾人健康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从找短板到提建议

  助推残疾人共享小康进程

  全面调研,反映了秀洲区残疾人共享小康进程的长处与短板。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便是面临的难题之一。“持证残疾人文盲和小学学历有6018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人员从2011年末的629名减少至目前的411名。这些数字说明残疾人就压面临巨大压力。”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如何解决残疾人就业难引起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关注,并在审议时建议,要通过教育、就业培训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吸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要出台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并加大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要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对未达到安置残疾人比例的单位,应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的监察,及时纠正用人单位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违法行为。

  在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方面,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要充分发挥区救助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建立救助网格体系,整合救助资源,统筹使用好残保金等各种救助奖金;要建立残疾人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秀洲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逐步扩大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标准;要开展专项救助,探索建立残疾人社会救助基金、重度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等,使全区持证残疾人按照上级政策标准足额享受基本民生保障。

  除了拓宽残疾人就业“造血”与提高保障水平“输血”,不断改善残疾人服务环境也至关重要。对此,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康复中心(站)综合康复服务功能,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康复服务;要加快推进重度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要不断完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并加强维护和管理,为残疾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要建立各级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间的合作机制,优化康复资源整合与配置,加强康复医生培训,吸收专业康复人才,提高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标签:人大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