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人物秀  >  人文轶事
网船会的历史沉浮
2016年4月15日 09:52 来源:嘉兴日报

  ※地域风

  莲泗荡庙会 ■朱月祥

  4月8日,网船会鸟瞰图。

  ■摄影 赵颖硕

  ■王金生

   【编者语】

  江南网船会,流淌着的运河民俗,在历史上曾鼎盛一时,也曾在时代的洪流中遭遇颠沛流离,黯然失声。繁华也好,沉寂也罢,这一缕源自民间的香火,终以自己的方式在民间传承。渔民的祭祀,百姓的祈愿,共同延续着这一场人间的热闹。古往今来,以此为题材的诗词、画作层出不穷,演绎出多彩的文化艺术。如今,这一场莲泗荡畔的民间盛会融入了许多现代的元素,古老的民俗也焕发出这个时代独有的气息。

  4月8日清晨,如潮的人流、如簇的车丛、如织的船队一齐汇向了莲泗荡畔的刘王庙。路旁、岸侧的树枝迎风招展着,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洋溢着祥和而又激动人心的氛围。这是一年一度江南网船会。

  网船会,是江浙沪等地的百姓为纪念元代指挥官刘承忠在江淮间为民驱蝗、元亡后自沉于河而自发组织举办的一项大型水上祭祀活动。据当地民间相传,它始于明代弘治年间(一说为万历年间)。清雍正二年(1724),朝廷敕命全国祭祀刘承忠,称“刘猛将军”;同治年间,加封“普佑上天王”,所以网船会后来也称刘王庙会。由于刘王庙建在莲泗荡北岸,所以一年一度的庙会都安排在莲泗荡畔,并被后人冠以“水上庙会”的雅称。

  清末民初学者唐佩金在《闻川志稿》中记载道,正月二十日相传为刘王老爷开印日,八月十三日(一说为八月十四)是诞辰日。那一天(迎神赛会日),浙江杭、嘉、湖,江苏苏、松、常,这六府以数万计的网船都会集中在莲泗荡中。船民们演剧飨神,每年都如此。开印日那天,庙里的主持要计算好并定下迎神赛会的日期,一般定在二、三月之交。到了迎神赛会的那一天,天气必定晴朗,附近四方的人都会空巷而出,摩肩接踵;再加上大大小小的船只荡漾在烟波之中,整个情境就如同在画里一般。不仅如此,他还附诗道:“萧鼓送迎神,风光正好春。相逢云水处,解珮定何人?”(《闻川缀旧诗》)

  另据当地民间相传,刘王老爷非常灵异,若有船家在水中出事,只要高呼几声“刘千岁(刘王老爷)救命”便会安然无恙;又传“湖海中尝见神灯,有‘连四荡刘王庙’字样”(《闻川志稿》)。为此,清代诗人宋景和在《闻川泛棹集》中吟道:“渔娃十五惯拏舟,柔舻声声溯逆流。荡水连三又连四,风波镇日不知愁。”唐佩金在《闻川缀旧诗》中也附道:“潋滟湖光碧,东南巨浸连。一年风浪靖,祷祝在神前。”或许正因如此,自清咸丰年间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网船会盛极一时。

  据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点石斋画报》载图《网船会》并附文:“嘉兴北乡连泗荡普佑上天王刘猛将庙,为网船帮香火主,亦犹泛海者之崇奉天后也,浮家泛宅之流,平日烧香许愿来往如梭,以故该庙香烟独盛,八月十三日为刘王诞期,远近赴会者扁舟巨舰,不下四五千艘,自王江泾长虹桥至庙前十余里内排泊如鳞,是日奉神登舟挨荡巡行,午后回宫。”民国三十六年(1947)刘王庙庙会盛况文字记载道:“十八万三千之多的猪头献上神座”,“高高竖着桅杆的大船约有八百余艘,轮船二十四艘,其他汉口船三艘,青岛和香港来的船各一艘,其余小网船和民船更不知凡几。”民国三十七年(1948)《嘉善民权报》也记载有刘王庙会“五十万人虔诚顶礼”,敬献给刘王的纱帽“价值黄金六两”。

  当然,如此盛况之下也难免会有不幸之事发生。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十一日《申报》载,刘王庙举行赛会,沪杭各处的船舶麋集在一起,人山人海。等到迎神赛会的队伍到了长虹桥畔时,因观众拥挤,突起纷扰,踩踏而死的人有十一个,另有十二人受重伤。另据史料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农历三月,刘王庙庙会盛况空前,为多年来最热闹的一年,香客约有十万;由于极度拥挤,再加上香客争闹,造成挤死七人、伤四十余人的重大事故。唉,实在可叹可怜!

  一般来说,网船会要持续三天,有时多达四五天,要看情形而定。老爷出会(庙中神像被抬出庙宇,挨村巡视)是最热闹的。那几天,扎肉提香、耍杂技、踩高跷、舞猛龙、舞醒狮、打花鼓、打莲湘、扭秧歌、赛龙舟、踏白船等各色表演数不胜数。乡民们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祭祀祈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出入平安、农渔丰收。

  据老一辈的人相传,老爷出会的线路很长,其途径和时间大致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天早上,从刘王庙出发,先绕着本村坊走一圈,再由东向西挨村巡视。一路之上,凡有庙宇的,都会略作停留。中午会在沈水石桥(俗称“石桥头”,在今王江泾镇荷花村)的正阳庙休憩、用膳。饭后继续由东向西前行,直至越过长虹桥,进入城隍庙用晚餐,并在城隍庙中过一夜。第二天,老爷从城隍庙出发,由南向北巡视。由于老爷是不能走回头路的,所以从城隍庙出来时不能再走长虹桥,需要用船摆渡至莫家村。从莫家村出来后,迎神赛会的队伍继续北上,穿过大有桥至荷叶庵(又称“河月庵”,在今王江泾镇北荷村)用中餐,饭后至井前庙(在今北荷村唐家路港南雉鸡浜)稍作逗留,再摆渡越过唐家路港至花字圩、伏字圩,然后南上至万福庵(在今北荷村唐家路港万福桥北)作较长时间的停留。休息完毕后,老爷落船从唐家路港出发,由西向东进入梅家荡,并渡至三王庙(在今王江泾镇民和村)过夜。或许正因如此,来参加庙会的船只无法停泊在莲泗荡时,干脆就停留在白龙泾、唐家路港、梅家荡等水域了。第三天,老爷从三王庙出发向南,在几所庙宇略作停留后继续向东巡视,直至东林港(在今王江泾镇民和村境内);在东林港圆通庵用过中餐后,老爷返回自己的宫中,圆满结束了自己三天的行程。

  1958年后网船会被中止,直至70年代末才重又兴起。1979年,有五万多民众参与了当年的庙会;1986年激增至十万余人。2009年起,网船会由原先的纯民间活动逐渐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的大型民俗活动,并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水上盛会。2011年5月,网船会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4月,刘王庙被授予了“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前不久,又被授予了“浙江省民间信仰文化研究基地”。

  四月的江南,杨柳吐青,花香弥漫;四月的莲泗荡畔,百舸争流,游人如潮。站在山门右侧的桥顶上,四周的景象尽入眼帘:煦阳下、熏风中,鳞次栉比的桅杆、旗杆挺拔而又威武,各色的彩旗醒目地猎猎作响,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熠熠闪烁,盛装的香客、游人和正装的政界领导、商界友人徜徉在氤氲的烟火、香火中,树色波光相互辉映、交织如锦。

  织绫织纱织绮绣,连三连四涟清波。如今,原生态的网船会融入了更多经济的元素,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也焕发出更多的时代活力。

标签:人文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