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晋僧(1877—1953),享年77岁,出生油车港镇栖真村桃墩,家住原桃墩村堂庵浜中段西岸吴家头。他是油车港乃至嘉兴的近代文化名人。他出生耕读传世农家,家境贫寒,但祖上是个文化世家,人才辈出。吴晋僧从小受到家庭文化熏陶,自己勤学刻苦钻研,年轻时广交文友,对中国文化遗产有独特的研究和传承。他的书法、籇刻作品功底深厚,是有名的文化人。
20世纪初,清代末期,年轻的吴晋僧就应聘,并远涉重洋至印尼爪哇岛为华侨子弟传授国文,由于国语水平出众受到当地华裔子弟的爱戴。后又东渡日本讲学,在此期间结识了中国流亡日本的革命人物,并有传认识了我国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与其结为挚友。(全国解放后郭老曾派专人前来寻找吴晋僧,可惜吴晋僧已病亡,只得作罢)由于他多年出国讲学,游走各地,广涉交友,接受了国外的先进思想,从而改变了他的思想观念。
回国后正是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年富力强的吴晋僧,热血沸腾,一心报效祖国,热情受聘多处学校讲学,向学生传授国语知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嘉兴社会混乱,吴先生隐居家乡。他居住简陋,在家种花养金鱼,潜心研究祖国文化,著有大批诗词,书写对联,篆刻印章,扇面题词,国画画卷题字,赠与亲朋好友,当作留念。可惜因历经动乱他的作品基本天绝。
抗战胜利后,吴晋僧先生十分喜悦,他重新走上社会,德高望重的他曾被百姓选为嘉兴县政府参议员,在此期间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善事和好事,其中为桃墩村建造了一座贯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柏树木桥,并亲自为桥取名题字“民生桥”,结束了原桃墩港两岸只能用绳索牵木船摆渡的历史,他的功德,至今仍流传在桃墩村民中。
新中国成立前夕,因农村教育事业的落后,农民经济贫困,求学困难,吴晋僧虽年老体弱,为发挥余力,凭借自己的文学功底,并为维系生计在家创办书塾,他收费低廉,重教学,严纪律,每学期20名左右学生,教语文、数学和珠算,培养了一批学生,有的赴县城投考中学,后来成了祖国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