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第一周,我市最高气温连续几天攀升至38至39摄氏度,在大家忙着“避日头”的时候,洪合镇79岁的灶画老艺人张金寿却在洪合镇文化活动中心乐此不疲地连续打了好几天灶头。
“为村文化礼堂和镇文化活动中心打几个纯乡土的灶头一直是我的愿望,这是我这些天来打的第二个灶头了。”省非遗传承人张金寿自豪地说,天虽然很热,但他精神很好,不仅亲自参与,还带了两个徒弟,在打好的灶头上作画是他的拿手好戏。人物、花鸟、灶神、山水……每个画面都是一个民间传说,都有吉祥如意的寓意。画了一辈子灶画的张金寿表示,农村打灶头很有讲究,灶头下面要垫上红纸,以示吉利。最好再用上竹子材料,象征“节节高”。
据洪合镇文化站黄站长介绍,该镇有一批热爱灶画的老艺人,这次打灶头活动他们纷纷主动要求参与。镇文化站计划开辟小型灶画展览室,一方面展示新打的灶头实物,另一方面也为民间灶画艺人们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黄站长表示,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用土灶头烧的饭,感觉味道特别香,仿佛瞬间回到了童年。很多农家乐饭店的土灶头现在已经成为游客们镜头下的风景,尤其是灶头上一幅幅质朴的画作更加吸引游客的眼球。
记者了解到,秀洲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嘉兴灶画的重要地区,现有省级灶画艺人2名,市、区级灶画艺人20多名。近年来,秀洲区的灶画传承人不仅活跃在民间,还不断地走出嘉兴、走出浙江,展示秀洲灶画人的风采。
王店镇建林村聚宝湾是嘉兴市民间灶画生态保护区,当地很多农户及农家乐饭店都在使用土灶头。王江泾镇灶画传承人施顺观曾多次参加省非遗展览,他最近打造的两个精致的灶画模型分别被市、区非遗中心收藏。新塍镇灶画艺人金开明的灶画模型还到台湾参加展览。从2005年开始,秀洲区将灶画融入农村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弘扬这种传统民间艺术,不仅邀请老艺人作画,还大力培养小学生作为传承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