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殳金良:“状元村”美丽嬗变的“设计师”
2014年12月25日 10:28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康梦琦

   漫步于“状元村”900米长的生态红砖步道,状元牌坊、水榭登科长廊、状元桥、状元亭等景观一一映入眼帘。这里原是秀洲区王店镇庆丰村一个名叫陈保庙桥的自然村,2012年,庆丰村将传统的“状元”文化融入了陈保庙桥,规划建设了包括生态步道、犁笔双耕长廊、文史馆、竹径状元隧道、官船码头、书生号舍、及第桥等生态文化设施在内的总面积200亩的生态景观“状元村”,并将其打造成为我市“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一颗旅游明珠。描绘“状元村”新图景的这位“设计师”,就是庆丰村党支部书记殳金良。

  如椽巨笔绘就美丽庆丰村

  过去,庆丰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环境差,集体经济薄弱。2012年起,该村被指定为王店镇“美丽乡村”建设南部“果林梅乡”精品线路的一个点,也是10个精品村之一。殳金良紧抓这一机遇,组织班子进行总体规划,争取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在陈保庙桥建设生态护岸、生态绿道等项目,着力打造特色“状元村”。

  “去年一期景观已经建成,二期正在规划中。”殳金良告诉记者,“状元村”一期投入建设资金近400万元,占地200多亩,目前已初具规模。如今,这个精心规划的“状元村”已成为庆丰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美丽风景。庆丰村因此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实现了从落后村到美丽村的蝶变。

  “治水”是庆丰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头戏。过去,村里部分农户从事生猪养殖,大量猪粪流入河道,导致水体严重污染。“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就是农村环境,环境好了,卫生意识有了,村民就会自觉停掉污染严重的养殖业。”殳金良告诉记者,近几年,庆丰村落实了“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实施了管网微动力处理工程,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同时,道路保洁、垃圾收集、河道保洁等都有了专人负责。

  “五水共治”启动后,“殳书记”变身“殳河长”,多次到村民组联系农户,倡导村民“清三河”、保护水环境。同时,他还积极组织村里的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认领河道做“河长”,承担河道治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组织党员开展清理河道垃圾、打捞水葫芦义务劳动。如今,河水变清了,成了村里一道景观,庆丰村也排在了全镇综合评分第一名。

  尽心尽力提升村民幸福感

  殳金良从小生活在庆丰村,工作也一直没有离开过。自1987年以来,他相继在村团支部副书记、出纳、经济合作社委员以及村委会副主任、主任等岗位历练过,2011年担任庆丰村党支部书记,对庆丰村这个“家”,殳金良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只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让全村343户人家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最头疼的是道路问题。”殳金良坦言,十多年前,庆丰村集体经济较弱,“那时候穷得连茶叶都买不起,更别提修路了。”2000年前后,村里都是砂石路,一遇到下雨天便被冲刷得到处是水坑,修了坏,坏了再修,路面打满了“补丁”,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2012年,村里推行“一事一议”制度,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道路问题,殳金良决心下大力气解决民忧。争取资金、招投标、开工建设,仅仅两个月时间,一条宽2.5米的水泥路便通到了全村每家每户。“现在穿着拖鞋都可以去田间地头了。”村民们说。

  今年,庆丰村在原有的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提升,投入近5万元在活动中心建设了一个舞台,又投入1万多元新添置了不少体育健身器材。如今,2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中心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村养老活动中心也已建成。

  殳金良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村里走走看看,跟百姓聊家常话难题,替他们办实事,平时每周至少要走访两户农户。有一次走访中,他了解到,因为村里没有路灯,老人孩子夜间出行都很不方便。去年,殳金良牵头实施了“亮灯工程”,投入近60万元在村主要道路增设了路灯。将严重影响交通的路口进行拓宽、向政府建议加大水利设施投入……村民们说,在殳金良的“指挥”下,生活在庆丰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标签:状元村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