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嘉兴港区化工园区循环经济的发起者,浙江嘉化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几乎与园区的所有化工企业发生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循环经济的受益者,嘉化能源化工也不断地从这些企业的废料中获益。
也正是依靠循环经济,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嘉化能源化工实现了生产与效益的逆势上扬。1至4月,嘉化能源化工的主打产品——烧碱的产量达到59376吨,同比增长5.1%,企业整体利润更是同比上涨了30%以上,在港区众多化工新材料企业中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多年来,嘉化能源化工一直从循环经济中获益。今年,循环经济的价值体现得愈发明显。”浙江嘉化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俞兴源表示,循环经济是嘉化能源化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最重要“秘籍”。而正是依靠这个“秘籍”,嘉化能源化工打通了企业生存发展的“任督二脉”:原料和市场。
走进港区化工园区,完全看不到老式化工园区“家家建锅炉、户户立烟囱”的景象,一条长达7000米的封闭管道廊,把园区内企业连接成环环相扣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据介绍,作为港区化工园区的核心企业,嘉化能源化工与园区内的一个个企业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环状循环,也实现了公用设施、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俞兴源告诉记者,在嘉化能源化工内,无论是生产的产品还是排放的尾气,都可以用来“卖钱”。该企业生产的蒸汽、液氯、烧碱、硫酸基本在园区内就地解决。其中,蒸汽通过封闭的管道廊供给区内其他40多家企业,液氯主要供应帝人公司等4家企业,烧碱主要供应帝人公司、德山化工、赞宇科技等4家企业,脱盐水主要供应嘉化双氧水等5家企业。
其实,嘉化能源化工并不仅仅是供给者,它也从其他化工企业的废料中受益,成为一个“有来有回”的中转站。据介绍,针对周边部分化工企业蒸汽冷凝水自用有余而面临白白排掉的状况,嘉化能源化工成功地将氯碱、硫酸、有机硅、乙醇胺产业的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实现了“蒸汽—冷凝水—锅炉上水”的循环经济,目前每月回收周边企业蒸汽冷凝水约25000吨,节煤1630吨。
“以前,嘉化能源化工烧碱厂产生的氢气往往作排空处理,现在却供不应求。”俞兴源称,嘉化能源化工将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附近的德山化工、嘉化双氧水、福瑞德、合盛化工等企业,在减排的同时,每年还可为企业增加2700万元的额外收益。
嘉化能源化工的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与周边企业之间实现循环,公司主导产品之间也实现了互动循环。
记者了解到,嘉化能源化工在制酸过程中所需的纯水由嘉化能源化工的热电厂管道输送,焚硫反应过程中释放的余热,经转化成中压蒸汽后送到热电厂进行发电。如此一来,嘉化能源化工每年可节约标煤6.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00吨。此外,嘉化硫酸厂30kt/a氯磺酸项目,利用嘉化新材料厂副产品1.6万吨/年的氯化氢作为原料生产氯磺酸,同时生产出来的氯磺酸又可以作为原料通过管道输送给嘉化新材料厂使用,每年可节约成本480万元。
“以循环经济模式而组成的生态产业链,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巧妙地处理了让企业头痛的节能减排的问题,既有巨大的经济效应,又有极好的社会效益。”嘉兴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称。
循环经济给嘉化能源化工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这让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劲头更足。据悉,目前,嘉化能源化工已经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循环经济规划,将在热电联产、氯碱产业链、硫酸产业链、邻对位产品等四个方面下功夫,继续走一条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