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富二代”接班:家属一个都不留
2010年2月25日 08:25
改革开放32年,随着第一代民营企业创业者年龄的不断增大,新的一波的财富继承高峰已经到来。一份权威调查资料显示,当前中国3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近50%进入新老交接时期。
在温州,这个比例更大。有专家指出,80%的民营企业家在未来10年内选择新的“接班人”。
如何说服子女回来接自己的班、是先到外面历练还是在自己的公司解决经验问题、如何协调子女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也许,“少帅”虞文品的接班历程,可以成为一个参考的“样本”———
在日前出炉的《2009中国民营企业少帅榜》中,兴乐集团的虞文品名列前茅。只是在谈到如何接过父辈的财富与权杖,走到前台运筹帷幄,虞文品依然非常低调。“老爷子创下的,总想着有人接班,”他知道,纵然千万个不愿意,但这个“接班人”,还是自己。
“这里是工作的地方,不适合谈话。”在虞文品偌大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小小的茶室, 一边煮水,一边泡茶,他在这里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他们在,我就不接班
其实虞文品是家中的老二,回到父亲虞一杰的企业之前,一直在市里国有企业当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官”,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自在潇洒的很”。可是,父亲“钦点”虞文品接班。
“老爷子做了很多年的工作”,虞文品也挺倔的:“我不喜欢到企业做事,我从毕业之后就没想着进企业,老爷子的企业也是一样。”为了劝服虞文品,时任乐清市的副市长也以父亲朋友的身份,对他劝了又劝。看着父亲的年龄越来越大,虞文品终于“屈服”了,2001年,弃政从商,从父亲的左右手做起。“当时,我的兄弟姐妹都没在老爷子的企业里,”虞文品原则分明:“如果他们在,我就不来接班。”
像虞文品这么倔的“二代”,在温州不少。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有超过半数的民企二代内心并不愿意接家族企业的班。温州人事局课题组的《温州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更是直言:温州民营企业家队伍隐含着断层的危机。课题组设计了一个问题,“老板突然生病3个月,企业会怎样?”反馈回来的答案大多是:“会垮掉。”
这显然不是温州当地政府所希望看到的一个答案。于是,在今年的1月,一直培养公务员的浙江省温州市人事局下属的干部培训学校,大门口出现了一块新牌子———温州市继续教育学院,这主要是用来培训“民企二代”的。实际上,温州去年已经开始新的尝试,一个旨在为富一代培养接班人的“ 温州民营企业后备人才高级研修班”,从2009年1月开始已经悄然举办了两期,每个学员需要为8天的课程支付1.28万元,不过政府会补贴其中的8800元。
更有趣的是,茅理翔,那个以卖“油烟机”出名的方太集团创始人,自己成功交班之后摇身成为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的院长。这个学院成立的目的,就是试图为家族企业培养接班人,这在国内是第一所。
太太不能干预企业事情
虞文品不跟老爷子同住,也不问老爷子意见,在家里不谈工作,“我喜欢独自思考。”虞文品考虑得很周全,他很明确的一点,便是从他这一代开始,便打破家族式、家长式管理。
“我觉得我最伟大的地方,就是股权稀释,导入现代管理机制。”他笑着说,“我拒绝家属参与企业,股东也是如此。”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太太是一名医生,他从来没让她干预企业里的事情,“家属介入太多,事情会变得很复杂。”在虞文品的坚持下,兴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很多重大决策都由总裁办公室决策通过,“不一定要董事会,毕竟天天开会也不现实。”
面对民营企业里不得不考虑的“家属”问题,虞文品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听说温州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女当家”张蕾蕾顶着重重阻力将5个亲戚“请出”公司,虞文品笑着说:“我的做法是‘股东下岗制’———如果考评不合格,股东也不能当主要领导。”
从没说过让儿子接班
温州知名学者马津龙曾分析指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体制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民营企业的权力转移,通常只能局限于家族内部。对于第一代人创下的基业,最通常的做法是交给子女。而一份调查表明,有88%的浙商选择让自己的子女接手,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子女有能力、也愿意接班。
虞文品的儿子还在读小学,谈到再交班的问题,虞文品似乎有着跟父辈不一样的想法:“我儿子现在生活很普通,就在本地上小学,等他能理解中国文化之后,才可以出国读书,我从来没有跟儿子说,儿子,过来接老子的班,”在他的眼里,有些能力是天生的,后天怎么也无法培养,“即便培养出来也是不伦不类的。”
“企业家”和“老板”是两个概念,虞文品这么认为,若儿子没有能力当企业家、可以当老板,让职业经理人辅助管理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我现在的心态越来越平静。”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李晓莉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