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专 题 > 创新发展在秀洲 > 创新之举 > 部门新举

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

2009年9月30日 16:32

实施主体:区委组织部

背景介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新要求。一直以来,城乡党的建设分割状况依然存在,城乡党建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城乡人才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党员教育管理城乡分割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近年来,秀洲区积极围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进行创新探索,出台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大力探索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起以秀洲党员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网络,建立健全城乡互动的人才双向流动和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实现了城乡党组织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创新事例:

  一是全面推行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并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基层党建工作分析制度、基层党建工作调研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基层党建年度考核和基层党建问责制等六项制度。形成了抓基层党建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情况,将作为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抓基层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意见,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基层党建工作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的要追究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连续两年考核排名处于末位的镇、街道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

  二是构建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城乡互动”的形式,形成“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机制,在资金、技术、文化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注重创新结对方式,安排党群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同时,建立了集体活动日、结对共建分析会议、交流挂职、日常党建互助等“四项制度”,使共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结对内容上,开展“共签一个互助协议、共谋一条发展路子、共享一个实践培训基地、共过一次组织生活、共联一批困难党员和创业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目前,全区114个行政村党组织与196个城市党组织实现结对共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推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实行干部下派制度,选派机关事业干部到班子不健全、发展能力弱、干群关系紧张的村挂职任职,吸引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的优秀人才、复员退伍军人等回村担任村干部,认真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组建远程教育辅导员专家库、党员创业先锋服务队和农技服务队,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通过上课辅导、田头指导、现场教学等方式,举办水稻栽培技术、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与用药安全等实用技术培训,为种养殖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提供实用技术服务。利用新市镇建设的契机,选派区经贸局、区规划与建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中的1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道挂职,担任镇长(主任)助理或工业功能区(市场管委会)主任助理,以有效服务新市镇建设,进一步提高年轻干部一线实践能力。

  四是构建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服务新机制。建立城乡共同培养发展党员的模式,实行发展党员双向培养、委托培养、跟踪培养、驻地党组织协助培养。立足“关怀党员、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服务宗旨,2008年11月,总面积800平方米,总投入100余万元的秀洲党员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启用。镇(街道)、村(社区)、非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也相应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建成启用的各级党员服务中心,按照“综合展示秀洲‘四位一体’和党建工作的新窗口、探索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阵地、体现党内关爱的新家园、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纽带”的“四新”要求开展好城乡党员统筹服务工作。在原有“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的党内关爱服务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党内关爱内涵和范畴,形成了“党员创业有帮扶、党员服务有平台、党员流动有家安”的“新三有”机制,助推党员创业创新发挥“双带”作用。继续深化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建立流动党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流动党员管理实行首问责任制度、情况报告制度、学习评议制度、定期活动制度和培养教育制度等五个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成效评价:

  一是统筹了城乡党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了镇、街道一把手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整体推进了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先后形成了党内关爱机制、村干部报酬财政转移支付、社区事务恳谈制等做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整合了城乡资源,城乡之间实现较快发展。打破了城乡区域界限,有效整合了城乡社会、经济和生产要素等资源,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有效流动,完善了民生保障机制,加快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1600元;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减小,从2005年的1.97倍减小到现在的1.84倍。

  三是加强了城乡联系,基层组织服务领域得到拓展。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员服务中心网络建设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拓宽了基层组织服务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拓展了党内关爱的内容,使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具体,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城乡干部的双向流动,使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有效改善,使年轻干部得到较快成长。

来源: 区委组织部   作者: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世界最高男子亮相纽约 26岁身高2.465米[组图]
·2010年考研下月开始报名 公费研究生将成"历史"
·秀洲乡土文艺演出好戏连连
·十一黄金周旅游:国庆出境游 办证有讲究
·奥巴马提出国际合作四大支柱
·成品油市场垄断有望提前打破
·北京地铁4号线25日开通 日客流量将突破40万
·秀洲农民画展亮相德国
·高三生"必备":2010年高考考生11件"大事"早知道
·国庆阅兵分五步骤进行 阅兵式分列式总长66分钟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