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国税对喷织行业进行管理创新
2009年9月30日 17:02
实施主体:区国税分局
背景介绍:
作为秀洲区的传统产业,纺织业从解放前的手工纺车发展到现在的喷织机织造,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秀洲区涤棉布生产基地素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誉,纺织行业经济总量多年来始终占秀洲区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秀洲区纺织业现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喷织企业430家,约有喷汽织机3400余台,喷水织机23800余台。国税部门在管理中发现当前纺织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企业工人或自有机器设备情况看,企业工艺具有不确定性,部分工序存在外发加工现象;产品附加值不高,作为传统产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产业利润受外部因素制约较大;产品差异性较大,同为喷织品,但由于厚薄、克重、销售对象不同,单位产品价格差异性较大;财务核算规范程度不高,财会人员以兼职为主,导致在财务核算、账薄设置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日常税收管理带来难度,部分企业还存在偷逃税款现象。
创新事例:
针对企业核算能力薄弱及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秀洲国税分局2002年开始就利用行业指标进行日常监控管理,并于2006年实行了“双控”管理办法,逐步积累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管理办法和经验。2008年下半年结合省局推出了行业建模,分局对原有的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喷织行业监控预警模型系统,加强对该行业的预警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喷织行业模型管理的具体做法是指根据辖区内200多户年销售超千万元的喷织企业上报的相关信息数据,选取三十多户典型企业进行样本分析,并详细了解了喷织行业的生产步骤和生产工艺,查找出该行业存在的共性特点,归集出一系列对税收管理有价值的行业数据,经过行业建模小组反复论证最终产生了五项行业模型指标:设备生产能力分析模型;电耗分析模型;工资耗用分析模型;原材料耗用分析模型;成本利润率分析模型。根据五类模型内的相应参数,测算出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估算企业的税基,根据估算税额与企业申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中差异,经过筛选列出疑点对象。使得管理中能更直观有效地发现问题,使得纳税评估更具科学性、准确性、针对性。
喷织行业模型具有三大类特性,一是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全面监控,该模型系统内挂在税收征管辅助系统,各类模块严密集成,数据全面归集,贯穿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整个经营过程始终,既确保了参数数据的准确性,也保证税收执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二是实现了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所得税多税种监控,模型将企业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利润率合并分析,有效地加强了对企业所得税的监控,更便利于在管理中开展实施多税种的联合评估工作。三是实现了对企业财务核算过程全面监控,通过模型监控能够督促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要规范核算,全面、完整、准确的进行财务核算,基本堵止了漏进漏销、虚列成本等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成效评价:
从喷织行业模型的运行情况来看,对秀洲国税分局加强征管主要起到了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规范企业的财务核算,通过建模公平税负,提高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纳税遵从度。
二是进一步夯实税基,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在国际纺织行情疲软、人民币汇率上涨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该行业2008年仍入库税款14947万元,同比增收2754万元。经模型分析对80余户疑点企业进行评估,补缴税款190万元,调整以前年度亏损 630万元。
三是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从模型系统中对该行业的生产工艺、成本构成、生产经营情况及生产销售规律有了全面的掌握,逐步成长为行业专家,管理能力大幅度提高;四是强化税源管理行业针对性,通过对监控企业的税负、能耗、工耗、损耗率、利润率的量化模型横向对比,加强了行业税源管理与纳税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通过数据模型监控,关口前移,减少了税收管理中的人为因素,降低了执法风险。
来源:
区国税分局
作者: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