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自行车租车量和发卡量实现双突破。据统计,1至6月,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车量218.7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67.88%,日最高租车量达2.1万人次,目前累计发卡超过8万张。我市公共自行车快速成长的背后有烦恼——从投入运营到现在有近500辆公共自行车被损坏,仅在7月,短短10多天,就有近百辆公共自行车被人为损坏。“哭泣”的公共自行车,警示人们重视它成长的烦恼。
未大雨,不绸缪,公共自行车面临的烦恼将会越来越多。记得年初的“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说,部分面积较大居民小区和大专院校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设置不合理,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此外,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卡无法实现互通。如果说,这种烦恼还处于问题的层面,稍加改进就足可以解决,那么,接下来更多的烦恼可能会处在矛盾的层面,公共自行车被损坏可以通过维修和更换来解决,但若是不堵上这块缺口,损坏和维修将无休无止,更令人焦虑的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自行车将陆续到达使用期限,这种自然损坏加上人为损坏的情况一旦大量出现,将会对人们使用过程中的骑行安全带来影响,导致糟糕的结果。
公共自行车成长的烦恼如何破解?从烦恼形成的原因看,它凸显了某些市民公德的缺失以及对公共财物的漠视,要让公共自行车长久健康地运行下去,当然需要呼吁市民文明用车,更重要的还是要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完善。比如,是否可以借鉴外地经验,在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立“车况受检区”,即还车时必须将车在此区停留几秒钟,让站点上方的摄像探头给车拍照,让车辆的每一次损坏都能找到“责任人”。此外,是否可以援用GPS定位系统,掌握其运行轨迹,以便及时找到自行车。面对公共自行车自然损坏可能增多的情况,是否可以早作准备,组建专业维修的队伍,强化路面站点的巡查,让车辆及时得到检修。
公共自行车是我们城市亮丽的风景,是一项公益的事业,在创新管理之外,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精心呵护,只要我们携起手来,为这项公益服务多出一些力气,公共自行车成长的烦恼定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