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天地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俞敏洪:中国民办培训教育行业的价值回归

2011年3月20日 08:26 [ ] [打印]

再来看我对新东方团队的定义,这条信息一天之内转发一万多次,一群人可以是一个团队,也可以是乌合之众,团队意味着精神上的契合,目标上的一致,行动上的配合,困难中的鼓励,失败中的给力。团队意味着你可以孤独,但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整个苍茫大地就你一人,不是那种概念,而是当你孤独的时候,会想到背后有人,团队可以在你身边扶持,这就是团队,任何一个团队如果不能达到及格分数在这个上面,你这个是做不好的。

所以我对新东方提了三个感动,一个机构一个人,我们作为新东方来说,还有各位培训大佬,第一,只有让自己感动才能够感动别人。在北京奥运会上,德国的举重运动员,他的老婆去世两个礼拜就来到北京举重,他对老婆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多么大的重量我要举起来,我要告诉你,我成功了,作为对你的献礼,把老婆的照片放在胸口,最后一次举重一加加了15公斤,完了举起来了,最后举着老婆的照片,流着眼泪去领奖,在那一瞬间,没有一个人不哭的,因为他自己的生命感动了,所以他才感动了别人。

第二,只有让自己感动的课堂才能感动学生。一个老师自己都鄙视自己上课的方式和上课的技巧,你说学生怎么可能感动。

第三,只有让员工感动的企业,才能感动世界。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三点,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员工,这个学校怎么办都是好学校,学校做的是品牌,不是财富。所以我说我们民办教育到底何去何从?圈钱,这听完是什么感觉?再就是捞钱,但是是为了理想而干吗?是为了热爱孩子们而干吗?所以我们出发之前,真的需要想想清楚,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我后悔上市,绝对不是假的后悔。上市给我带来的是身心疲惫,每年都要增长。第三,教育理念,踏踏实实做教育品牌和赚钱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我要不上市,我今年可以对新东方说,一,给大家增加奖金,第二,剩下的钱我们全部进行新东方改造,一夜之间新东方就可以变个样,现在我根本不敢这么干,这么干我立刻就被暗杀掉了,所以不那么容易。

所以人和学校是一样的,要成长,学校和人一样成长,我觉得学校也是这样的,你办学有没有目标,有没有梦想?办学如果没有目标和梦想,不要干,你为了赚钱,不是梦想,不是目标。

第二,任何学校都要经过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够把学校办好。

第三,办学要有征服困难的勇气,不要忘了国家是一分钱不给你的,但是还要有愉悦的事情,愉悦心情来自于你对孩子们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爱。

第四,要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我们很多民办学校的领导是不读书的,我是一个每天工作16小时的人,如果我还能读25本书的话,请问在座的各位还读不读。我现在就在面对新东方的失败,并且纠正新东方的错误,能不能纠正过来,我不知道,但是我呼吁全体新东方人跟我一起努力。

最后我用一首诗献给大家,总是没有尽头的路,总是没有尽头的压力和责任,总是进步一点点,回头看却发现自己实际上已经落下很远,还好一路走来我们共同相伴,谁是我们?就是我们所有在座培训机构的人。生命总会成长,事业总会进步,让我们一路走过,就算在风雨中也有风景,我们民办教育就在风雨之中,共同相伴我们中国的民办培训教育事业一定能够走得很远。

这个是我在张家界拍的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条路,因为它是垂直60度的告诉,中国的民办教育就像这条路一样,非常曲折,但是我们要更加努力走上去。谢谢大家。

来源: 腾讯教育   作者: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当百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抢盐提示应强化国民常识教育
·政府埋单 技能培训、学历教育随便挑 退役士兵争相重返课堂学本领
·2011年高考报名工作将于明天正式启动
·大学生保姆年薪拍出4.15万 媒体比雇主多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