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农村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2009年10月19日 14:04
近年来,各类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党员转入农村基层党组织逐年增多。这在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注入组织活力的同时,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课题。
一、特点和难点
1、集中性,转接欠规范。大学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入集中在每年的6-9月。由于高校体制改革,各类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党员人数也在逐年增多。随着学生毕业,学校基本上把毕业生的组织关系迁回到生源地。组织关系接转中出现了多例学生党员自带党员档案的情况,个别党员档案的封装也欠规范,没有按要求盖印严封。
2、流动性,管理较困难。由于大学生党员户籍在生源地,毕业后有些是一时没有找到工作,有些是找到工作但单位没党组织,有些是单位短期实习的。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更显困难。因此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只能将组织关系转入户籍所在的村、社区党组织。但他们工作的不稳定性、流动性,很难保证时间参加所在党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同时,转入的大学生党员中,一大部分是预备党员,这对党员的考察和转正都将带来问题。村、社区支部有推托的想法,能不转尽量不转。
3、群体性,教育缺资源。高校毕业生党员作为基层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新群体,其活动方式、教育内容,和原来的单一性的农村党员有本质的不同。但是目前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组织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方面,跟不上高校毕业生的活动和教育的要求。组织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强,也可能导致他们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思路与对策
面对已经成一定规模的大学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的这一现象,基层乡镇党委在具体工作中,与其是不欢迎他们转入,倒不如创新方式,主动求变,做好服务工作。
1、转变理念,主动适应结构变化。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以及对农村百姓对教育的重视,农村大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已经不是早年那么稀有特殊了。所以基层党委和党支部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他们的加入,优化党组织的年龄、文化等结构,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网络化信息等优势,使他们为农村党组织增添新活力。
2、加强服务,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大学毕业生党员对党组织在活动和教育的要求,农村党组织要重视他们的存在,加强服务。在日常的活动和管理中,考虑到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实际,运用手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针对性地开展好活动,增强组织对他们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还在预备期的党员,要重视他们的考察和转正工作。有条件的党组织还可以设置大学生党员党小组,实行分层分类教育。
3、扩大覆盖,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在为大学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较大比例的大学生党员找到了工作,但是工作单位没有党组织,导致他们还是回到户籍所在地党组织。这部分单位主要是小型的非公企业、楼宇经济组织、三产服务行业等。这些行业也是我们党建工作的弱区。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扩大组织覆盖面,使大学生党员在单位找到党组织,是优化大学生党员管理的根本出路,也是大学生党员在本职工作中照准定位,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来源:
秀创网
作者:
王店镇党委
编辑:
夏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