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投资增长8.3%背后跑出的项目推进“加速度”
2018年11月7日 09:40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符 静

□从三季报看高质量发展·“数据背后的故事”之三

  【看数据】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

  不久前,全省再次省、市联动吹响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结号,嘉兴66个项目集中开工,年度计划投资90.9亿元。这批项目的集中开工将为嘉兴对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融入全省“四大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高地,促进城乡高水平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化品质的江南水乡名城提供强大推动力。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是我市以高质量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还通过举行高规格的动员会、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打造区域营商环境最优地、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举措,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实现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的成绩。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运输投资、民间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等四大领域投资增长均快于面上,同比分别增长42.5%、30.0%、18.6%、24.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7个、3.9个、1.4个和30.5个百分点。

  

  【看发展】真抓实干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经济建设应以项目为核心,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还是改善民生,项目都是基础。今年,我市谋划了“百年百项”重大项目计划、省市县长工程、“615”计划等重大项目载体,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先谋后动、动则必成。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我市多次举行高规格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8月21日,市委书记张兵向全市发出重大项目克难攻坚指令,市四套班子领导齐聚会场,为项目建设鼓劲呐喊。这是一场鼓舞士气的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张兵强调,要咬定目标,明确时间节点、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优化服务保障、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完成全市“百年百项”和“615”计划。一个多月后,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高规格的会议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嘉兴市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工作协调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加快推进“百年百项”工程工作会议上,要求加快推进“百年百项”工程,奋战1000天,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挂图作战、协调服务、预警通报……人人争当重大项目推进的排头兵、急先锋。市领导主动作为、靠前服务,34位市领导联挂68个重大项目,他们下基层,到工地,听汇报,解难题。项目业主纷纷建立重大项目工作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对照图表计划逐条逐项分解任务,时间节点细化到月、目标任务落实到人,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市发改委作为投资项目综合管理部门,在项目审批中,针对政府投资项目,明确专人联系市区十大标志工程等重特大项目前期工作,开辟绿色通道,通过预评审、模拟审批等方式,压缩审批时间,加快项目落地。针对企业投资项目,深化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改革,核准事项能放尽放,审查环节能快则快,确保实现企业投资项目早日开工。同时,大力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标准地”改革,全力打造区域最优营商环境。

  为破解“资金、空间”等难题,我市抓住中央近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更多上级资金、专项资金和政府债额度;紧盯省市县长工程用地、用海、用能和环境容量等全省统筹资源,以及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奖励等优惠政策,加大土地等要素的争取。同时加大市域资源统筹力度,站在参与长三角竞争、参与国际分工的高度,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吸引民间资本的力度。

  

  【看预期】时不我待推项目

  今年前三季度,尽管面对异常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市经济依然保持总体平稳的运行态势,这与全市上下把“抓发展、抓投资、抓项目”摆在突出位置密不可分。

  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照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我市的重大项目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包括部分重大项目推进不快、产业项目质量总体不高、任务指标完成进展不均衡等。接下来我市将力推机场、轨道交通、引水工程、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关系城市形象和能级、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嘉兴人民福祉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一批标志性工程的建设,让党的诞生地发出更加夺目绚丽的光彩!认识再提高,标准再提升,工作再提速,对照“百年经典”的高质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标签: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