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做强朱彝尊文化特色品牌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2018年4月26日 09:01 来源:嘉兴日报 王店镇 董时纲

  ——以秀洲区王店镇为例

  王店镇源于植梅,兴于集市,古称“梅里”。王店自古繁华,王店镇人文荟萃。史上“梅里诗派”誉美文坛,“一代文宗”朱彝尊晚年定居于王店镇,给后世留下了大量著述,为王店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再添浓墨重彩。做强朱彝尊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当前王店镇在打造“现代物流高地,特色工业名镇,梅里宜居新城”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朱彝尊是王店镇的特色文化品牌

  1.朱彝尊的生平简介。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是清代著名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和藏书家,被誉为“一代文宗”。朱彝尊自幼好学,文名早著。顺治六年(1649年),21岁的朱彝尊迁居梅里。闲暇时与镇上的王翃、周筼、缪泳、沈进、李绳远、李良年、李符等诗人交游作诗。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参加纂修《明史》。三十五年归里,筑曝书亭于所居之荷花池南,专事著述。曝书亭是朱彝尊藏书楼园林,藏书八万卷,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2.朱彝尊的学术成就。朱彝尊一生博览群书,勤于考证,勇于创新、著作甚丰。其诗歌工整雅健,与当时王士禛南北齐名,誉为“南朱北王”。以他为代表的浙派词(一称浙西派)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派,在词坛并峙称雄。著有《经义考》300卷,《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0卷,补遗6卷以及《瀛洲道古录》、《五代史注》、《禾录》等,并与曹寅合写了《鹾志》。

  3.朱彝尊的爱乡情怀。朱彝尊热爱梅里家乡之情,洋溢于他的诗歌之中。所著诗集《鸳鸯湖棹歌百首》以竹枝词形式,赞美家乡风景物产、乡土民情。朱彝尊热爱乡之情,还体现于行动之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家乡因天灾之害,春荒严重,饥民塞路,无以为生。朱彝尊与地方官臧太守首倡募捐救灾,并亲自在古南禅院主持施粥。每日四乡来镇求食饥民达2万人之多。《梅里志》载其事。同年十月,因病逝世,享年81岁。

  朱彝尊文化特色品牌的发展现状

  1.打造朱彝尊文化节。一是举办朱彝尊文化节庆活动。从2006年开始,王店镇举办了首届朱彝尊文化节。节庆活动以名人为载体,开展梅里灯会、民俗展示、文艺行街、文艺表演、文化走亲、文化结对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12届,形成“一镇一品”的特色文化传统节目。二是举办赏梅旅游节。每年上半年王店镇还举办赏梅旅游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10届,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赏梅节主打“民间”、“民俗”、“乡村游”。灶头画、手撕艺术字、建林村农民画、传统锅盖制作、“王店篮”制作等民间老艺人在梅园现场展示手艺。聚宝湾农民广场舞台举行“百姓微舞台”的表演、“美丽乡村”马拉松长跑。三是举办企业文化节。在全镇范围内的103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办企业广播节目《工友之声》,打造企业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全镇9月—11月是“王店镇企业文化活动季”,作为朱彝尊文化节的子活动之一,举办送戏进企业、中秋庆国庆文艺汇演等,还在全镇报表企业中开展了优秀企业文化刊物、十佳企业文化创新单位的评选等活动。

  2.繁荣农村乡土文化。一是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与志愿服务、居家养老进一步深度融和,深入开展文化礼堂“三巡”活动,完善理事会制度,提升农村文化礼堂运作管理和内容建设水平。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再上台阶。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重视项目质量,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引进一批潜力大的文化服务业项目。三是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和文化人才引领工程,建立文化人才库和文艺精品库。活跃基层文化氛围,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挖掘和培养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育和扶持“村嫂摄影队”等一批品牌民间文艺队伍。

  3.做强特色文化宣传。一是突出重点,做强主题宣传。围绕朱彝尊文化特色,立足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用好融媒体平台,唱响王店发展主旋律。拍摄一部宣传片,制作一本宣传画册,建成一批户外电子显示屏,完善一批文化墙体、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深度挖掘区域特色,提升整体形象。二是突出实效,做强平台建设。畅通政务微博、各大论坛官方号等平台渠道,提升宣传实效。积极实践运用微博、微信、手机报、APP等载体,通力开展宣传工作,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网络格局。三是突出实绩,深化媒体宣传。定期召开新闻通气会、新闻碰头会,举办季度新闻联谊活动,通报新闻亮点,共同策划专题宣传。组织开展观众听众节活动等,挖掘新闻资源,整体提升朱彝尊特色文化品牌和王店镇建设“现代物流高地、特色工业名镇、梅里宜居新城”的新成就与新面貌。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1.城镇规划建设融入朱彝尊文化元素。王店镇是千年古镇,也是产业发展新镇。虽然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但老街小巷的面貌已经跟不上小城市发展的步伐。为此,王店镇从2016年开始王店镇修编了城镇规划,投入8.5亿资金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镇注重历史底蕴、文化特色的有机融入,打造六大景观节点。规划建设占地40亩的曝书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原占地10亩的曝书亭园林进行有机整合。

  2.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朱彝尊文化元素。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突出抓好朱彝尊文化特色的有机融入。建林村是秀洲区第一个全国文明村,其中聚宝湾村庄通过十年来的打造,已经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形成年接待乡村游游客10万人的规模。聚宝湾主要突出朱彝尊元素,建设“四园七湾”建设,先后获得AAA级景区村庄、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省级美丽乡村等称号,现正全力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3.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朱彝尊文化元素。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净化道路、房屋立面,将文明标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上墙。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加强中小学育人工作,以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春泥计划”等为主要阵地,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造特色文明传播队伍,村嫂摄影队已经成为王店镇传播朱彝尊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知名农村文化品牌。加强文明传播体系建设,以道德模范张根宝等“最美王店人”为抓手,树立身边典型,宣传社会正能量。积极打造“店当家”志愿服务队品牌,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小城镇文明行动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