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卧梅又闻花
2018年4月20日 08:18 来源:嘉兴日报 戴淑琰

  ※欢喜记

  我喜欢看书,从小就喜欢,我妈也知道。小时候,经常在家中的某些角落里,翻出一本本落满灰尘的杂书,就放在我的床上,一遍又一遍地读。

  那时,家里不富裕,爸妈不会把钱花在买书上。于是,我就找同学、亲戚、邻居,只要借得到,什么书都看。从金庸、古龙、梁羽生到琼瑶、席绢,《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有什么,就看什么。

  自打上了高中,有了自己的零花钱,我便常会去书摊买一些便宜的盗版书,10块钱三本。比起20多元一本的正版图书,除了纸张差点,错别字多点,一点不妨碍内容的精彩。当时,全寝室的人每个都买,买不同类别的,不重复,然后大家换着看,这就相当于买了好几本书。

  记得那时我们的政治老师说,他买了好几本《围城》。因为第一本看完后,被借走了,没还。去买了第二本,又被借走了,还是没还。不得已又去买了第三本。听了老师讲述的趣事,我在想,这本书是有多大的魔力?让已经看过一遍的人,反复地去咀嚼。于是,我“跟风”也买了一本。

  花了一个暑假时间,经历了无数次打瞌睡后,我终于看完了《围城》。但除了一个“方鸿渐”的名字,基本的情节都没有记住,更别提其中的含义了。

  现在想想,一个不到18岁的青涩少女,没有谈过恋爱,充其量只是情窦初开,要读懂大咖钱钟书的《围城》,实在有些为难自己了,难怪一翻它就哈欠连天。

  还有一次,我们的英语老师拿出一首诗,写在黑板上,在班里挑了几位同学,让他们朗诵:“卧梅又闻花,卧枝会中天,鱼吻卧石水,卧石答春绿。”看着意境如此美妙的诗句,我们脑补着那清新脱俗的画面。

  我们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没有人去领会老师的另一层意思,只看到他的笑容透着一丝狡黠。有同学一开口,便发现上当了,上了一个大当——

  这是一首谐音诗,还是自骂的谐音诗。于是画风变成了:“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

  这诗原来是出自韩寒的《三重门》,它还被改编成了各种版本,这是后话。

  那时的韩寒只有18岁,《三重门》畅销了200多万册,是当时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韩寒火了,火得一塌糊涂,他随后还连续出版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等好几部作品。

  韩寒出道时,与我们年龄相仿,却取得如此成就,令人特别羡慕和敬佩。那时,还没有郭敬明什么事,至少我们都是好几年后才知道有“小四”这个人的。

  我一直想要一个书柜,布满整堵墙,从顶到底,从南到北,把我所有的书都分门别类地放起来。从杂志到专业书,从励志到文学,把钱钟书、郁秀到李尚龙、龙应台,统统放入书柜。

  闲暇时间,泡杯茶,在阳光下晒晒书,重新体验一下作者走过的路。

  我妈一直反对我买书,她认为书只是看一遍就完成使命了,图书馆借阅一下就成,何需花钱去买,还占地方。

  但是她不知道,除了某些杂志是具有时效性的,大多的书籍,并不是只看一次就完成的。因为经历的事多了,视野的开拓、经验的积累,每一次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领会不同的含义,体会不同的心境,这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就像《围城》,当时,懵懂的我囫囵吞枣般看完了,觉得除了枯燥,别无他感。过了10多年后,就可将那份“城里人想出去,城里人想进来”的想法体会得淋漓尽致。

  一本好书,如名著,经久不衰。它更像一罐好茶,越品越香。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冲上一壶茶,坐在洒满阳光的窗下,跟着作者的脚步,观作者走过的风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感受自己未曾到过的地方,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不过很无奈,自从毕业后,就丢弃了写作这回事,偶尔在QQ空间记录下些许感受,也不过三五百字。又因为自己懒散(这个缺点还是需要承认的),这些年没让自己长进多少,才发现“书到用处方恨少”太精辟了,有时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

  回顾这些年,因为读的书太少,走过的路太短,经历的事太少,每天工作、家庭两点一线,没有拓展朋友圈,也没有增加兴趣爱好。生活在平平淡淡中,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生死攸关的劫数,一切如温水煮青蛙,磨平了生活的一切,最终写出来的文章乏善可陈。

  浪费的时光弥补不回来了,只能从头开始,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碎片管理。做某件事,最好的时机,不是十年前,而是现在。尽了力,做了事,成不成,交给老天爷。没尽力,没做事,直到死,都会是一直在后悔和遗憾中度过。

  好在这是一个全媒体的时代,只要一个人努力勤奋,有一技之长,总会有被发现被挖掘的一天。老天不会无故亏待一个人,努力付出总是可以得到回报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