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曝书亭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
2015年1月20日 09:41 来源:嘉兴日报
   他是农民的儿子,凭借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最有钱的老师,是知识分子成功创业的典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他是亿万中国年轻人的梦想导师和心灵启迪者。他是俞敏洪。

  本书是俞敏洪亲笔撰写半自传心灵读本,17万字心路记录,50年风雨兼程。柳传志、柴静鼎力推荐。字里行间尽显朴拙与坚韧,激励你在每个艰难的日子里勇敢前行!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作者:俞敏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5 荐书单位:秀洲区委宣传部

  俞敏洪每天晚上12点之后会坚持写一篇文章,《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就是这些记录文字的呈现。全书精选了104篇文章,针对当下年轻人面临的一系列困扰,按青春、理想、心态、亲情、友情、人生、教育等主题,呈现出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在这个充斥着不安感的浮躁社会,给年轻人内心坚强的力量,让每个人思考应该怎样更积极地度过人生。

  俞敏洪的文字有种朴实而坚定的力量,阅读他的文字,你能感受到向上的张力,昂扬的态度和智慧的人生哲学。

  

  【作者简介】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外语系任教。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1年成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精彩书摘】

  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谈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

  我们可以把第一种境界归结为迷茫,寻找生命价值、追求事业的迷茫;把第二种境界归结为执着,找到了某种值得投入生命的事业或者价值,愿意为此贡献余生;把第三种境界归结为开悟,在苦苦探索、执着无救之后的突然领悟,原来一切都这么简单,答案就在身边。就像牛顿在苦恼之余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了一下,就像王阳明在竹子前面“格物致知”几度春秋之后突然领悟到了心乃一切之本。

  古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老僧30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们人生之初,思维狭隘,见识短浅,所以很容易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表面上好就是好,不懂得背后蕴藏的道理,看到哭就是哭,不知道哭背后的情感;在我们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常常会处处碰壁,事事灰心,最后对人对事产生无尽怀疑,觉得每个人都不再那么纯真,人人都暗藏玄机,包藏祸心,因此就很容易见人不是人,见鬼不是鬼;到了第三重境界,发现一切人皆有良知,一切事皆有因缘,看透了其实很简单,所以就有了看山还是山的明澈。“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做人与处世的正道。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充满了禅意,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悟。

  其实,做人做事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境界带来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人生。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三个人都在搬砖头,第一个人搬砖头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搬砖头,觉得自己除了搬砖头没有什么其他的本领,所以他就一辈子搬砖头了。第二个人搬砖头的时候,想的是未来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包工头,让别人搬砖头,最后他就成了一个包工头。第三个人搬砖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未来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建筑师,盖出自己心里喜欢的房子来,最后这个人成了很好的建筑师。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我深深相信在所有的生灵中,只有人可以用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未来。有的时候,我们的心能够走多远,我们的脚就能够走多远。我们在大学的学习也有三种境界:第一是为了找工作而学习,什么专业毕业最好找工作就学什么;第二是因为兴趣,确实因为深深喜欢自己学习的专业,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其次的;第三是因为使命感而学习,或拥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或怀抱“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我们常常觉得第一种人很实在或者很现实,刚毕业出来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但从长远说,只有第二、第三种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也更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奥妙,即使在穷困中也不失其苦中作乐的情怀。从现实角度来说,人们通常认为第一种人会挣更多的钱,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二、第三种人往往更加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易中天、于丹等所学的历史、哲学专业历来被认为是饿死人的专业,但他们证明了对专业的兴趣可以带来名利。袁隆平除了对水稻的浓厚兴趣,更肩负了一种使命感,最终他研究出了杂交水稻,造福几十亿人民。毕业后面对工作依然会有三种境界:为薪水而工作,为喜欢的职业而工作,为内心的使命感而工作。这三者也许不矛盾,但只有到了第三种境界才能成就大业。当一个人为薪水而工作时,工作对于他来说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折磨,这样的人常常身心俱疲,满腹牢骚;一个人为了喜欢的职业而工作时,就像小孩玩乐高玩具一样,内心会充满欢喜和成就感,这个时候工作的幸福指数会大大提高;一个人为了使命感而工作时,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一个生命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一种崇高的生命本质。第三种人为数不多,但往往承担了引领世界的重任,政治家中如林肯,历史家中如司马迁,科学家中如爱迪生,投资家中如巴菲特等都属于这一类人。他们不仅仅成就了自己的生命,也为别人树立了榜样,更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也许,在学习、工作、生活之前,先给自己定位,问一下自己处于哪种境界,比我们匆匆忙忙像蚂蚁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重要。诸葛亮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一点,宁静一点,静而后动,这样我们这辈子也许能够走得更远一些。

  【品书心得】

    成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李 斌

  俞敏洪这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说自己在北大超级自卑的5年,说自己跟创业伙伴的恩恩怨怨,说自己的对亲人的依恋愧疚,说自己面对压力绝处逢生,说自己在缝隙里感受诗意。开篇,俞敏洪告诉我们:“不要太相信三十而立之类的话,不要太给自己压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我30岁时还是穷光蛋一个。”读完这本书,脑海里浮现的是自己这一路走来,以及这一路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与不顺。人的一生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漫漫长路总是布满荆棘,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苦难的时候,千万不要退缩。人生中的苦难就是道路上的一条恶狗,你越是害怕,它越是欺负你;你越是逃跑,它越要去追你。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地迎上去,只要你心存理想,朝着目标走下去,成功的曙光就在眼前。只要你还活着,只要你还有目标,只要你开始去做了,那么成功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俞敏洪的这本书,对于像我们这样走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来说,的确值得一看,值得我们细心品味,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不忘初心,希望就会在前方

  ■谢冬妹

  “骆驼在沙漠中生存下来,靠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学业如此,事业如此,人生也如此。”这是俞敏洪语录中的其中一句话。反观其人,他总能在平凡的事物中找到生活的真谛,然后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就是这些点滴真谛集结成的智慧成果,在朴实的文字中感受俞敏洪50年的心路历程,给迷茫的年轻一代以启迪和思考。书中的俞敏洪是谦逊的,他说:“我不是传奇人物,从来没有当过冠军,我是北大二流毕业生。”有些人会觉得,这可能只是他作为成功人士的自嘲,而我却在他的这份谦逊中看到了一种脚踏实地为梦想奋斗的精神。

  绝望和希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俞敏洪的“绝望”到“希望”的转变,历经了高考失利到进入北大就学,是艰辛的求学之路和创业过程。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当我们处于绝望的境地中时,只要我们不放弃,依然坚持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脚踏实地,希望就一定会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年轻,可以任性

  ■董文斌

  在夜幕降临的大街上,一个年轻人开着电动车,他的表情和周边的同龄人类似——疲惫焦虑。也许是太困了,电瓶车和正在转弯的一辆黑色奥迪车刮擦了一下。

  从奥迪车里走出来一位中年人,看着年轻人,在朦胧灯光下忽然想起了二十年前的自己。他知道这一代年轻人肩膀上过早地背负着太多的东西——工作挣钱,买房买车,娶妻生子。

  “别开得这么快,错过沿路的风景,更别把理想丢在身后。”成功者这样告诫年轻人。

  “别和我谈理想,早就戒了!” 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道。

  “在失败的废墟上,同样能够长出参天大树。在绝望的大山上,努力去砍下希望的石头。”成功者继续苦口婆心。

  年轻人不耐烦了:“世人所愿意给我们的关爱、尊重,往往取决于我们的社会地位。没有实力,理想毫无意义!”年轻人头都没回,继续为了生活而奔忙。

  成功者望着年轻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喊了一句:“年轻,就可以任性!”

    朴实的文字,巨大的能量

  ■朱琴燕

  脚踩运动鞋、背着双肩包,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俞敏洪的出现让人印象颇为深刻。没有助理的围绕和保镖的跟随,脸上是如邻家大哥般的笑容,和各路大咖相比,俞敏洪似乎和普通人毫无一二,也正是因此,我开始关注起他和他的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文如其人,书中没有高调的语气和华丽的辞藻,但是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写得很真诚、很质朴,读他的文字就如同与他对话一般亲切自然。50年心路历程,20载创业风云,在朴实的文字中释放着巨大的能量,教会我们在痛苦、挣扎、迷茫的时候,依旧坚持不屈、奋斗和理想。

    如果你在为梦想奋斗的路上,感到迷茫彷徨,抑或是步履艰难,那这本书一定能打动你,绝不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本书由俞敏洪每天晚上12点之后坚持写的文章组合而成,针对当下年轻人面临的一系列困扰,按青春、理想、心态、亲情、友情、人生、教育等主题,呈现出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于我最大的阅读感触就是希望不能等待,哪怕它很微小,也需要拿出百分百的坚持。

  ——林越琪

  俞老师说: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人生的风景,该以怎样的笔墨去形容,又该以怎样的目光去审视?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相信,希望无处不在,用热情的目光、美好的心境去看待这个世界吧,你拥有的必定会是美好和幸福……

  ——顾丽青

    在“失败、成功、失败”中不断实践

  ■沈 鑫

  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在这个年岁有幸阅读了《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书。阅读书中一些文字,字里行间似乎也会冒出过往的一些点滴画面,便与作者有了些许感同身受。挫折与失败,总是在我们的人生中占了大头,当然与其相伴的还有那些我们在希望过后留下的更多绝望。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中所蕴藏的“福祸相倚”的道理,也恰恰点明了,绝望与希望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而这个条件在于“事在人为”,不听天不听命。绝望了,一定要静下来,静下来是为不做冲动的事,是为换过劲来想想,“为什么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别人是怎么做的”,等想明白了,在“失败、成功、失败”中不断实践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阅历和经验就是通往成功的希望。

  (本期“品书心得”作者均为秀洲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标签: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